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 > 第60章 定三分风平浪静 医风疾神医道消

第60章 定三分风平浪静 医风疾神医道消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诡异复苏:请各位鬼怪给个面子 快穿:女配靠生子逆袭 龙珠:开局惊动全王宇宙 无尽世界无尽征程 离婚当天,禁欲大佬轻声哄我吻我 我的婚姻我的家 腹黑三宝:爹地,妈咪不嫁 东方不败前传 极寒末世:从收留邻妻后开始无敌 我一卖玩具的,中东土豪超级喜欢

曹军退了,井然有序的退了,虎头蛇尾的退了。

上到关羽张飞赵云,下到关平张苞关兴,没一个人是高兴的。

第四次襄阳保卫战的结束实在不能谓之胜利。硬要说的话,运气占了很大一部分吧。

这算天时吗?

假如一切继续,那蜀军在粮尽前必须弃营,襄阳只能拱手相让。如果曹操还有余力,那再战江陵也不是不可能;虚弱的上庸三县也将不守,东吴有没有可能再次背刺来分一杯羹也不好说。

独孤彻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,是不信所谓天时的,除非真有天时。曹操患有头风人尽皆知,什么时候发作不可控。对于偶然事件,没有做够该有的防范,导致了最后的功亏一篑。

所谓理论要与实践结合,对立统一方可向前。

刘备集团在过去取得的一系列功绩中有点迷失自我,从上到下弥漫着一股盲目乐观的心态,扩张的有点不计后果了。人口、兵力、物资都处于紧绷的状态,脆弱的链条一旦断裂,就会是连锁反应的崩塌。

还有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:刘备现在拥有的总兵力包括成都汉中十万、江州阆中三万、全荆州地区五万,这点兵力根本不可能守住现有的领土!尤其是荆州方面,领地接近翻倍,兵力只能说是捉襟见肘。襄阳一战纯属侥幸,何况曹氏集团也没动全力,下次呢?谁也说不上。

“跨有荆、益,保其岩阻,西和诸戎,南抚夷越,外结好孙权,内修政理。”

独孤彻想起了《隆中对》。说实话,离学习《隆中对》已过去五六年了,全文背诵已是不能,但记个大概还是可以的。至此,才算基本完成诸葛亮的宏图构想。

至于后续打法,后世那位伟大的图书管理员对此评价道:“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。其终则关羽、刘备、诸葛三分兵力,安得不败。”

益州险塞,沃野千里,户口百万,但汉中往北,崇山峻岭,守成有余,进取不足;荆州北据汉沔,利尽南海,东连吴会,虽是四战之地,却也是交通要道。所以这两州哪个都不能轻丢。

历史上蜀汉集团失败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能集中优势兵力:取西川时被孙权偷掉长沙桂阳;欲要夺回时又被张合曹洪打到巴西阆中;攻汉中后关羽孤军入襄阳,后方空虚,导致荆州全境丢失。至此,失败已无法挽回。

存人失地,人地皆得;求地失人,人地皆亡。

虽然打到现在稳住了战果,但连年征战使得荆益两州民生凋敝,长时间的休养生息、恢复生产迫在眉睫,也就是内修政理。

同样,几次战争对北方地区的经济生产生活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。尤其是第二次汉中战役,雍州地区短时间丧失了抵抗能力不说,还损失了一位二代良将,着实对曹魏集团打击不小。纵使曹彰远征漠北已归,短期内也难以投入新的大战。

至于东吴,孙权本来就只有割据一方的军阀思想,加上被关羽张辽各自捶了一回,自荆南两次战役之后也是安分守己,积蓄力量以待时变。

自黄巾起义开始,中华大地在烽烟四起了三十六年后出现了少有的平静。

曹操一路上“哎呦”不止,在软轿上半昏半醒的颠回邺城。

这次的头风非同寻常,下人找了不少医官试了不少药物,甚至把汉献帝的太医都扒来了,还是无法缓解。

一筹莫展之际,大殿之下,华歆道:“启禀王上,属下有一人,或可解王上顽疾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三国之武魂时代 奥特,我的怪兽有亿点强 三国:曹魏有仙人 大明:快!把朕绑了给皇太孙送去 你这是间谍吗?杀敌人也太狠了吧 三国:从穿越获得召唤系统开始 东图易家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大唐:误会了我不是你爹! 始更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